拂钓清风细丽,飘蓑暑雨霏微。
湖云欲散未散,屿鸟将飞不飞。
换酒帩头把看,载莲艇子撑归。
斯人到死还乐,谁道刚须用机。

【解析】

这是一首写胥口风景的诗,全诗六句,每一句都用两个动词组成,且都带有“看”字,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拂钓清风细丽,飘蓑暑雨霏微”,意思是说:拂动着垂钓的微风,清凉细腻;飘飞着打鱼人的斗笠,丝丝如烟。这两句是描写了诗人在湖边垂钓时所见之景。“拂钓”二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微风拂动钓丝的轻快姿态;而“飘蓑”二字,则以拟人笔法,写出了斗笠飘飘然随风而去的情景。“细”“霏”两字,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宜人,而且表现出诗人垂钓时的心境。

“湖云欲散未散,屿鸟将飞不飞。”意思是说:湖面上的白云仿佛要散去,但又没有散开;岛上鸟儿仿佛要飞走,但又没有飞起。这两句是描写了诗人在湖上观鸟时所见之景。“湖云”“屿鸟”,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作者从湖中和岛上的云与鸟出发,联想到天上的云与鸟,再由云、鸟想到人间的人事。这样,就把湖上观云与观鸟,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感慨联系起来,从而把读者带入到那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境界之中。

“换酒帩头把看,载莲艇子撑归”,意思是说:我换了斗笠,拿它当酒杯喝,然后撑着莲船回家。这两句是描写了诗人在湖上饮酒后,乘莲船回家的情景。“换酒帩头”,是说诗人喝酒之前先换掉斗笠,因为斗笠可以防雨水淋湿衣服。“帩头”是一种斗笠,这里指斗笠的顶端。“帩头”二字,既写出了斗笠的形状,又暗示了诗人饮酒前的心情。“把看”,是说拿起斗笠来当作酒杯喝。“载莲艇子撑归”,是说撑着莲船回家。“莲艇子”,是一种小小船。“撑归”,是说撑船回家。这两句是说:我喝了酒之后,先换掉斗笠,拿它当酒杯喝,然后撑着莲船回家。

“斯人到死还乐,谁道刚须用机。”意思是说:这样的人直到死都感到快乐,谁说只有善于权谋的人才能得志呢?这两句是议论。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安于贫贱的生活,不为世俗所累,即使一生穷困潦倒,也能自得其乐;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权势富贵,即使身居庙堂之上,也难免会有忧患之心。所以诗人发出感慨:“谁道刚须用机?”这里的“用机”,是说运用权谋。“谁道”就是“岂料”的意思,表示惊讶、反诘的语气。“刚”字,是指那些为官者,“刚须”则是说他们需要运用权谋。“谁道”三字,是说那些为官的人哪里知道这个道理!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言。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七言律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胥口即事见闻及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拂钓清风细丽,飘蓑暑雨霏微。”两句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他拂动着钓鱼时用的微风,清凉细腻;飘飞着打鱼人斗笠的暑雨霏微,丝丝如烟。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极尽描摹之能事,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颔联“湖云欲散未散,屿鸟将飞不飞。”两句诗中,诗人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美景图。湖面上的白云仿佛要散去,但又没有散开;岛上的鸟儿仿佛要飞走,但又没有飞起。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颈联“换酒帩头把看,载莲艇子撑归。”两句诗中,诗人以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他换了斗笠当酒杯喝,然后撑着莲船回家。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舒适。

尾联“斯人到死还乐,谁道刚须用机。”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只有能够安于贫贱的生活,不为世俗所累的人才能自得其乐;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权势富贵,即使身居庙堂之上,也难免会有忧患之心。所以诗人感叹:“谁道刚须用机?”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同时,它还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