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即无着,随缘西复东。
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
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
送文畅上人东游
得道即无着,随缘西复东。
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
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
译文:
一旦修得了道就无需依附任何事物,可以随心所欲地向西或向东而行。
外表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但内心却达到了夜晚打坐时的宁静与空灵。
在山中住宿时驯服了山中的猛虎,在江水中行走时滤去了水中的虫子。
心中充满了对尘世的思念,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碧蓝的天空。
注释:
- 得道即无着:得道之人,心无挂碍,无所依附。
- 随缘西复东:随心所欲,不受拘束,既可往东也可往西。
- 貌依年腊老:外貌因年龄的增长而显得憔悴。
- 心到夜禅空:内心如夜间的静坐般清静空明。
- 山宿驯溪虎:在山里住时驯服了山上的野兽。
- 江行滤水虫:在江水中行走时过滤掉了水中的小虫。
- 悠悠尘客思:心中充满对尘世的思念。
- 春满碧云中: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蓝天白云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修行境界。首句“得道即无着,随缘西复东”表达了修行者的心态转变,从外物的依附转向内在的自由。次句“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则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外在衰老与内在清净的关系,揭示了岁月流转与心境变化之间的微妙联系。接下来的“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现了修行者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既勇敢又谦卑。最后两句“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则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表达了修行者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