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 “披衣未冠栉”:早晨起床时没有戴帽子就匆忙穿上衣服,准备出发。

  • “晨起入前林”:早晨起来进入树林里。

  •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 “宿露残花气”:夜晚的露水和花朵的气息残留在空气中。

  • “朝光新叶阴”: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新长出的叶子散发出阴凉。

  •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 “傍松人迹少”:靠近松树的地方人迹罕至。

  • “隔竹鸟声深”:通过竹林可以听见鸟儿鸣叫声很响亮。

  •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 “闲倚小桥立”:悠闲地靠着小桥站着。

  • “倾头时一吟”:不时低头沉思,偶尔吟诵几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山林景色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和自己的心境。诗中通过对早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逐句赏析:

  1.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 这是开篇两句,描绘了早起的情景。“披衣未冠栉”说明是清晨时分,还没有完全起床就开始行动了。而“晨起入前林”则表达了诗人一大早就进入了山林之中。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节奏的把握。
  1.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树林中的自然景象。“宿露残花气”指的是夜里的露水还挂在花朵上,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味。“朝光新叶阴”则描绘了早晨阳光照射下的树叶,形成了一种凉爽的阴影。这里的“残花气”和“新叶阴”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1.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 第三句和第四句进一步刻画了山林中的环境。“傍松人迹少”说明靠近松树的地方很少有人经过,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隔竹鸟声深”则表现了隔着竹林能够听到远处鸟儿清脆的叫声,增添了一份生动感。
  1.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思考。”闲倚小桥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闲地靠在小桥上的情景。而“倾头时一吟”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一刻的灵感迸发,偶尔吟诵几句以抒发情感,反映了他内心的丰富和深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