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与才相背,心将口自言。
磨铅教切玉,驱鹤遣乘轩。
只合居岩窟,何因入府门。
年终若无替,转恐负君恩。
岁暮言怀
职与才相背,心将口自言。
磨铅教切玉,驱鹤遣乘轩。
只合居岩窟,何因入府门。
年终若无替,转恐负君恩。
注释:
- 岁暮言怀:在岁末时节感慨自己的遭遇和命运,表达对时事的忧虑和思考。
- 职与才相背:职位与才能不匹配,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 心将口自言:内心想要表达,但口却无法说出,形容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 磨铅教切玉:用磨铅的方式加工玉石,使其更加精细。比喻经过磨练和努力,才能变得更加出色。
- 驱鹤遣乘轩:驱赶鹤儿让它乘坐高车,表示要飞黄腾达、高升。这里也有讽刺意味,暗指自己不被重用、不受重赏。
- 只合居岩窟:只能隐居在岩石洞穴之中。形容处境艰难、不得志。
- 何因入府门:为何要去官府的大门?表示不愿踏入官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年终若无替:年终之际如果没有被取代的情况发生,说明自己依然坚守岗位,没有被轻易放弃。
- 转恐负君恩:恐怕辜负了君王的恩情。表示对自己能否继续得到信任和重用感到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和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以“职与才相背”开篇,点出自己所处的困境,即职位与才能之间的矛盾。接着,他感叹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用“心将口自言”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无法言说的心境。
诗人运用“磨铅教切玉”和“驱鹤遣乘轩”等意象,寓意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希望借此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成就。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让他感到更加无助。因此,他选择了隐居在岩石洞穴中,表示自己愿意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清静的生活方式。
诗的最后一句“何因入府门”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反感。他直言不讳地质疑自己是否应该去官府的大门前寻找机会,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屑一顾。
最后一句“年终若无替”,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否继续得到君王的信任和重用的担忧。这既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坚定地认为自己仍然坚守岗位,没有被轻易放弃。这种坚持和执着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骨气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