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
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
【解析】
本诗是王维早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东岩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前四句写“三十六峰晴”和“月留三夜宿”。其中“三十六峰”指华山;“雪销岚翠生”意谓山色渐明,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积雪融化,一片翠绿,生机勃发。“月留三夜宿”意思是说诗人在东岩山住了三天夜晚。“晚霞夕阴,寒林疏石,远树含色,长河带声,此景也。”(苏轼《题西林壁》)后两句写“春引四山行”。“春引四山”,意思是春天来了,山花烂漫,万物复苏,诗人在东岩山游览观赏。“寒禽未变声”,“寒禽”即早春的小鸟,此时尚未鸣叫唤春。“唯我有题名”的意思是:只有我一个人在东岩山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答案】
诗句释义
早春题少室东岩
三十六峰晴,
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
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
寒禽未变声。
东岩最高石,
唯我有题名。
译文
三十六座山峦在晴朗的天气里显得格外秀丽,雪消云散后,山峰苍翠欲滴。
我在东岩山逗留了三个晚上,春风吹拂着四座山峰。
远处的草地开始泛出绿色,还未改变叫声的寒鸟。
在东岩山最高峰上的那块奇石上,只有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这首五言律诗中表达了他在东岩山游览观赏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对东岩山的喜爱。诗中以“三十六峰晴”开篇。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将“三十六峰”比作“晴雪”,突出了群山之高峻、秀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的震撼和惊叹之情。
接着写到“月留三夜宿”,这里诗人用一个“留”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东岩山上的景象,使整个山峦都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下。这里的“月”不仅指月亮,更是指那洁白如玉的山体,给人以一种清幽宁静之美的联想,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如梦似幻的境界之中。
接下来诗人写到“春引四山行”,这一句中的“引”字用得很妙,它既表示春风的吹拂,又表示春光的照耀。春天的到来,使得整个东岩山披上了一层嫩绿的色彩,万物复苏,生机蓬勃。在这里,诗人把春天比作一位引导者,引领着人们去欣赏这美景,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两句“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诗人用两个动词“含”和“变”,生动地描绘了早春时节山野间的景象。在这寒冷的清晨,虽然鸟儿还没有醒来,但它们却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纷纷张开嘴巴发出清脆悦耳的歌声。这些鸟儿在山野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跳跃,给寂静的山谷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站在最高的山峰上,放眼望去,只见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在这众多的山峰中,唯独有一块石头与众不同,那就是诗人所站立之处。这块石头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成为了他的印记。诗人之所以要在这块石头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是因为这是他在东岩山上的唯一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