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注释:
水边南面秋天的一半,风景还没有萧条。
皂盖车回到了沙苑,紫舆车登上了洛桥。
闲暇地品尝黄菊酒,醉后唱歌紫芝谣。
称心如意不需要问,用钱不用早早朝。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送别刘宾客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归程的祝福和对官场的不满。
首句“水南秋一半”,点明送别的地点是水南。“水南”指洛阳城以南地区,即今河南省中部。“秋一半”表明秋季已过了一半。“风物正清闲,登临属客先”(王维《酬张少府》);“晚泊孤舟古祠下,杨柳夹荒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此时心情舒畅,兴致所至,故有此句。
第二句“风景未萧条”。“萧条”意为冷落、寂寞。这句的意思是说:风景虽然还美好,但不热闹,不喧嚣。“风景”二字既指眼前之景,又指作者的心境。“未”字写出了景色的清雅宁静和作者的悠然惬意。“风光犹自好,风景未萧条”。诗人以“风光”“风景”作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接下来三句描写的是送别途中的情景。“紫舆”、“蓝舆”都是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旧唐书•礼仪志二》载:“皇太子、亲王……皆乘朱舆,其金涂银络者曰紫舆。”而“紫芝瑶池”在汉代传说中为神人所居之地。据《列仙传》卷下引《神异经》记载:“紫芝一名丹穴芝,生于高丘之上,叶如杏叶,黄色,根如小指大。服其芝,令人寿延百岁。”这里借紫芝喻人,指的就是皇帝。“紫舆上洛桥”意思是说紫舆(天子所乘之车)已上了洛桥(即洛河上的桥梁)。诗人以“紫舆”代指天子,意谓自己虽身为地方小吏,却有幸随同圣驾同行,这是何等荣耀之事!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此句写饯别宴饮的情形。“黄菊酒”是指菊花酒,唐代盛行。杜甫曾有《曲江二首》其一:“酒酣日暮归,花落春欲尽。”李白也有《将进酒》一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黄菊酒”不仅象征着欢乐,也寄托着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之情。“紫芝谣”出自《列仙传》所载八公的故事。据说黄帝曾得八公之助而成帝业。“紫芝”就是那八公之一。这里以紫芝喻皇帝,言君臣之间如同亲朋一般,彼此间亲密无间的情谊。“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两句一气呵成,表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和旷达的襟怀。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祝愿:“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这两句是说:你回来时心情愉快就不必再问我什么,请你的钱也不必太早来见我(我还未到朝廷任职)。“称意”即满意、称心。“那”即哪的意思。“劳问”即麻烦、费心。“那劳问”意谓:何必劳烦你多问呢?“那”字在这里表示反诘语气,否定对方的问候。“请钱”本意是请求赏赐钱财。“请钱不早朝”意谓:你回去的时候,不必为我求情,不要急于来见我(因为我还未到朝廷任事)。“不早朝”意谓:不要急于来见我。“请钱”和“非朝”均是谦辞。
这首诗写得自然流畅,不加雕琢,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