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译文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解析
- 诗句解读: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表达了诗人对慈恩寺的怀念之情,以及春天即将结束的伤感。紫桐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鸟儿关关的声音则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虽然知道对方在曲水边思念自己,但因为自己年事已高,未能及时归来,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 词语注释:
- 紫桐花:一种树木,春季盛开时花色鲜艳。
- 关关:鸟儿叫声,这里形容鸟儿鸣叫时的情景。
- 诚知:的确知道,表示确信无疑。
- 长沙”(chán shā):地名,此处可能是指诗人的故乡或曾经任职的地方。
- 老未还:年事已高,未能及时归乡。
- 赤岭:指南方的山脉,如广东、广西一带的山岭。
- 瘴色:瘴疠之气,南方湿热地区的疾病和气候条件。
- 霜雪:指南方的冬天,有时也有比喻的含义。
- 鬓发:指头发,常用以形容人的衰老。
- 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从“紫桐花落”到“春相忆”,再到“年事已高”,诗人的情感变化细腻而真实。同时,通过对南方山水和气候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