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译文
明月高挂,万里之遥清辉令人难以捉摸,忧愁与恨意随风飘荡直至天边。
谁能想到,在遥远的边疆之外,有人长久地戍守;又有多少人,在新的家庭或朋友面前,经历着离别的痛楚?
那些失去宠爱的旧日姬妾回到了庭院中,那些曾经被流放到远方的老将军现在又重新登上了高楼。
那轮皎洁的明月,却无法传达任何人心中的哀伤,它只能静静地照耀着人间。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中秋月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

首句“万里清光不可思”描绘了月光如洗、清澈明亮的景象,让人不禁遐想。而接下来的“添愁益恨绕天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引起的愁绪和怨恨,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月光扩散到天涯海角。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直接又深刻,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中的“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两句,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出了对远方戍边士兵的同情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关心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两句,则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进一步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这句,则是诗人用一种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情感寄托。玉兔和银蟾都是月亮的别称,这里用它们来代指月亮本身,寓意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月亮始终照亮着大地,给予人们希望和安慰。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的美丽与凄美,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