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律诗。
白话译文:
我怜惜你不久就要离开通川,知道你将掌握造化的权柄。
夔𫧯一定寻求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张雷应该分辨正气和邪恶之气冲天而上。
却不知你沦落天涯的日子,正是最好的时机来陶冶天下人。
你宁愿抛弃手中的剑,也不愿意再次铸造它。
赏析: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全诗通过描绘李尚书拜相的情景,表达了对李尚书的祝贺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慨。

诗人开篇便用“怜君不久在通川”一句,表达了对李尚书不久就要离开通川的不舍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李尚书的关心和爱护,又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体验。
诗人通过“知巳新提造化权”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李尚书的新职务和权力。这里的“知已”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新提造化权”则暗示了李尚书将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句“夔卨定求才济世”中的“夔卨”,指夔州和峡州,这两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之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李尚书才能的赞赏和期待。
随后,“张雷应辩气冲天”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李尚书的正义和勇气。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出他对李尚书的敬佩之情。
第五句“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则是诗人对李尚书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虽然李尚书现在可能处于困境之中,但这正是他积累经验和力量的宝贵时间。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李尚书未来的坚定信心。
最后一句“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更是诗人对李尚书的鼓励和期望。这里的“泥中抛折剑”形象地描绘了李尚书在困境中仍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不收重铸作龙泉”则意味着诗人坚信李尚书能够像龙泉一样重新崛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这首诗通过对李尚书拜相这一事件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李尚书的深深祝愿和对他未来道路的美好期许。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