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诗句释义与赏析
白居易《初到忠州赠李六》
诗句原文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诗句翻译
幸好在天涯有李使君,江头相见已是黄昏。
官吏们生活坎坷如同鹿,市井中人稀少只有村落。
一只兰船停于驿路上,百层石磴直通州城门。
无处可走,只能空享高官厚禄恩。诗句分析
- 首句“好在天涯李使君”表达了诗人对李六的尊敬及对其新任职地的赞赏,使用“天涯”二字强调了李六的远道而来,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欢迎之情。
- “江头相见日黄昏”描绘出一幅江边日暮时分的景象,暗示了李六的到来给忠州带来的变化和新生。
- “吏人生梗都如鹿”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官吏们在官场上的艰辛和无奈,象征着他们的仕途起伏不定。
- “市井疏芜只抵村”则展示了忠州的宁静与简朴,市井中的繁华已不再,仅剩的自然景观成为人们生活的依托。
- “一只兰船当驿路”和“百层石磴上州门”分别描绘了忠州的交通和建筑特色,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风貌。
- “更无平地堪行处”表达了诗人对李六在新环境下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 “虚受朱轮五马恩”则是对李六的鼓励之词,希望他能珍惜这份荣耀,不辜负众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六忠诚与才干的认可。
文化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为主。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新环境的喜悦与欢迎,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注和祝福。忠州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为白居易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许多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他对友情的珍视。情感表达
诗中的情感丰富而细腻,从开始对李六到来的热烈欢迎,到对他可能面临的困难表示关切,再到最后的祝福与期待,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特别是“虚受朱轮五马恩”,既是对李六的赞誉,也是对其忠诚与才干的肯定,充满了鼓励和期许之情。此外,诗中的自然描写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人物的描写,更是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艺术手法
本诗的艺术手法多样而富有层次感。白居易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塑造鲜明的意象,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深刻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读来朗朗上口。此外,白居易还擅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个人情感,使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白居易在诗中表现出对李六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与李六友谊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他也通过对忠州景色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在新环境中适应和成长的期望。这种主题思想不仅体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启示意义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该珍视身边的朋友,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的帮助和陪伴。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挑战和困难,不断适应和成长。此外,我们应该珍惜自然给予的美丽和和谐,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体会到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