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
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未要追。
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皇池。
敢辞课拙酬高韵,一勺争禁万顷陂。

【注释】

  1.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酬答裴相公的诗,因见招而赋。见招,指裴相公以小园池召饮。兴化县名,属福建。2. 为爱小塘招散客:是说喜欢这小池塘,所以招引许多游人。3. 不嫌老监与新诗:是说不嫌弃自己年纪大了还写诗。4. 山公倒载无妨学:是说山涛(字巨源)醉酒也无妨学。5. 范蠡扁舟未要追:是说范蠡(字少伯)乘扁舟去也不须追赶。6. 蓬断偶飘桃李径:指偶然飘落到桃李树旁的小路上。7. 鸥惊误拂凤皇池:指被鸥鸟飞起时搅乱了凤皇池(池名)。凤皇池,在兴化县东门外。8. 敢辞课拙酬高韵:意思是我不敢推辞以拙劣的诗句来酬答你的高雅诗意。9. 一勺争禁万顷陂:意谓一瓢之水竟能洗涤万顷的污秽,喻其清澈。10. 陂:池塘。
    【赏析】
    此诗作于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诗人任国子博士,裴晋卿任福建观察使。裴相公在兴化小池设宴邀集宾客,请诗人赋诗一首。诗人欣然应命,即席挥毫,写了这首七律。
    首联“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诗人喜爱这个小池塘,于是便邀请众多宾客前来游玩。诗人虽然已到了暮年,但并不嫌弃自己的诗才已经衰退。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观、豁达的态度。
    颔联“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未要追。”借用典故,表明只要能够陶冶性情,享受生活,饮酒作乐也无伤大雅。这里既是对裴晋卿的劝慰,也是对自己心境的自白。
    颈联“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皇池。”诗人用“蓬断”和“鸥惊”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欢声笑语的场景。其中“蓬断”是指宴会结束之后,客人离去的情景;“鸥惊”则是形容宴会结束之时,宴会上的客人惊慌失措的情形。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热闹而和谐的画面。
    尾联“敢辞课拙酬高韵,一勺争禁万顷陂。”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拿出拙劣的诗句来酬答高妙的诗韵,即使是一勺之水也能洗涤掉万顷的污泥浊水。这是诗人自信而又谦逊的表达。
    全诗通过对宴席上欢声笑语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