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诗句释义
第一句: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 解释:“祸福茫茫”形容事情的吉凶难以预测,“不可期”表示无法预料。
- “大都早退似先知”意味着大多数人在事情发生前就已预见到,暗示了某种先见之明或预知能力。
第二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 解释:此句中“白首”指老年时期,常用以比喻晚年;“同归日”指的是共同返回的那一天,而“我”则指自己。
- 这表达了一种对比:在晚年和他人一同返回(可能是死亡),而自己却选择独自前往未知的地方,可能象征着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或个人选择的坚持。
第三句: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 解释:“顾索素琴”意为回头寻找古琴;“应不暇”表示没有时间去考虑,强调紧迫性或忙碌。
- “忆牵黄犬定难追”中的“牵黄犬”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用以象征自由或随性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难追”表明追逐这些理想的人或事已经太晚,无法再追回。
第四句: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 解释:“麒麟作脯龙为醢”用“麒麟”和“龙”来比喻高贵或神圣的事物(这里指麒麟脯和龙醢);“泥中曳尾龟”是指乌龟,通常被认为长寿且安于现状。
- 这句话通过对比指出,追求像麒麟和龙那样的高位和荣耀可能并不值得,因为最终可能会像泥中的乌龟一样,被安逸的生活所束缚。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态度的赞赏。第一句反映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早逝者的同情。第二句通过个人的选择,展示了对晚年孤独生活的抗拒。第三句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力回天的感觉。最后一句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寿命和生活方式,提出了一个关于成功和幸福哲学的问题:追求权力和荣耀真的比过上简单但充实的生活更好吗?整首诗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