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所作,当时他正在长安任左拾遗。这首诗是诗人与杨同州(杨国忠)的一次聚会后听到杨同州将要来到而自己又有和杨同州的约期,心中虽然欢喜,但因赴宴之事受阻而写就的。
首联写诗人与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听说杨同州将要到来,心中欢喜不已。颔联写诗人与杨同州相聚的情形,诗人说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这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夸饰。颈联写诗人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这是对诗人与杨同州相聚的一种描写。尾联写诗人遗憾于和杨同州的会面不能如期而至,差池归雁不成行。
赏析:此诗为诗人与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同州欲到知予与工部有敷水之期荣喜虽多欢宴且阻辱示长句因而答之之作。全诗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语言简练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