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
老人平旦出,自问欲何之。
不是寻医药,非干送别离。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
续借桃花马,催迎杨柳姬。
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
【注释】
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秋天的天气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
老人平旦出,自问欲何之。:早上老人走出家门,自己询问想要去哪里?
不是寻医药,非干送别离。:并不是寻找药物或送别朋友。
素书传好语,绛帐赴佳期。:通过书信传达了好消息,前往约定的日期。
续借桃花马,催迎杨柳姬。:借用了桃花马,催促迎接杨柳姬。
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只怕张录事前来责罚,因为我来得迟了。
【赏析】
此诗为酬赠诗。前四句写裴令公招他赴宴,他早晨就出了门。后四句写他收到友人的来信,信中说,你到时会有一个盛大的宴会,我正等着你来呢。最后两句是说自己担心张录事责备自己,因为他来得迟了。
全诗以“雨暗三秋日”开头,交代了时间背景。而“泥深一尺时”则是对“雨暗三秋日”的具体描写。接着,诗人以“平旦出”点明时间,并表达了自己对此次宴会的重视。然后,他以“自问欲何之”表达对友人邀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参加宴会。
诗人又写到自己收到友人的来信,信中说,“素书传好语”,让我去赴约。“绛帐赴佳期”,让我去赴约。“续借桃花马”,“催迎杨柳姬”,这些细节都表明了诗人对这次宴会的重视和期待。
诗人也提到了自己的担忧——害怕张录事责备自己,因为“只愁张录事,罚我怪来迟”。这里不仅体现了作者谦虚谨慎的性格特点,也显示了他对待友情的真诚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