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
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
井泉王相资重九,曲糵精灵用上寅。
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
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
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捧疑明水从空化,饮似阳和满腹春。
色洞玉壶无表里,光摇金盏有精神。
能销忙事成闲事,转得忧人作乐人。
应是世间贤圣物,与君还往拟终身。

注释:

  • 独醒从古笑灵均:独自清醒,嘲笑古代的屈原。灵均,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 长醉如今敩伯伦:长久饮酒,模仿古代的伯伦(即伯夷、叔齐)。伯伦是古代两位隐士,传说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在山上过着清静的生活。
  • 旧法依稀传自杜:指酿酒的方法可能来自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酒谱》中记载了多种酿酒方法。
  • 新方要妙得于陈:新的配方和技巧来源于传统的陈酿,陈酿是指存放时间较长的酒。
  • 井泉王相资重九:井泉,即井水,王相,即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资,支持。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最盛,适合饮用酒来助阳。
  • 曲糵精灵用上寅:曲糵,即发酵用的麦曲,精灵,即神奇的力量。上寅,即卯时,中国古代时辰划分中的早晨五点到七点。
  • 酿糯岂劳炊范黍:酿糯,用糯米制成的酒。范黍,即黍米,古代的一种粮食。
  • 撇篘何假漉陶巾:撇篘,即过滤酒液,漉陶巾,用纱布或陶瓷制品过滤酒液。
  • 常嫌竹叶犹凡浊:常用竹叶酒,却觉得它像普通酒一样浑浊。竹叶酒是用青竹叶浸泡的酒,口感较清淡。
  • 始觉榴花不正真:开始觉得榴花的颜色并不真实,可能是经过染色或处理过的。榴花,即石榴花,颜色鲜艳且带有特殊气味。
  • 瓮揭开时香酷烈:打开酒瓮时,香气浓烈。
  • 瓶封贮后味甘辛:瓶子密封后,酒味香甜而且略带辛辣。
  • 捧疑明水从空化:捧着酒水,感觉它像是从空中来的,充满了灵气。
  • 饮似阳和满腹春:喝下酒,感觉就像春天的气息充满全身。阳和,指温暖的阳光。
  • 色洞玉壶无表里:酒的颜色如同清澈见底的玉壶一般,没有杂质。
  • 光摇金盏有精神:酒的颜色犹如黄金般明亮,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金盏,古代的一种酒杯。
  • 能销忙事成闲事:这两句诗表达了饮酒能使人忘却烦恼,变得轻松愉快的意思。
  • 转得忧人作乐人:通过饮酒,能使忧愁之人变得快乐。
  • 应是世间贤圣物:这四句诗似乎是对这首诗的总结性评价,暗示了这首诗具有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珍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家酿美酒的赞美之情。首联“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古代的圣人屈原和伯夷、叔齐为例,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超脱尘世、独自清醒地生活的态度的羡慕。第二联“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则具体说明了酿酒的方法可能源自杜甫的《酒谱》以及传统陈酿的经验。第三联“井泉王相资重九,曲糵精灵用上寅”则进一步描绘了酿酒的过程,井泉和王羲之等元素都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第四联“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则展现了酿酒的具体步骤,强调了手工酿酒的精致与用心。最后两联则总结了全文,表达了饮酒带来的愉悦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家酿美酒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