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
归来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
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注释】

忆昨为吏日:忆昔当官的日子。

折腰多苦辛:指当官的辛苦。

归来不自适:回来后不能安适。

手栽两树松:亲手种下了两棵松树。

聊以当嘉宾:只能作为贵宾。

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趁春天的雨水浇灌,树木生长得渐渐茂盛。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松枝上的清香气息能传到秋天,嫩绿的松针随着太阳升起而更加鲜绿。

涧底色,不忆城中春:山涧里的景色如此美丽,以至于忘记了城里的春天。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有时白天关门休息,松树的影子映照着自己的身影。

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整天都没有什么烦心事,感觉就像三个人一样。

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突然接到征召的命令,被征召为文苑大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闲暇无事的时候感到惆怅,就像与老朋友分别一样。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如果早知道这里有美丽的景色,就不会犹豫徘徊了。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后悔当初离开这幽静的环境,让自己落入了喧闹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周至县厅前的双松树上题写了一首诗,抒发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回忆起当官的日子,因为当官的辛苦而感到痛苦。这里的“忆”字表明了诗人对于当官生活的回忆和感慨。

颔联“归来不自适,无计慰心神。”表达了诗人归来后的不安和困扰,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安慰自己的心绪。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颈联“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诗人亲手种植了两棵松树,作为自己的客人。这里的“手栽”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爱护。

尾联“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趁着春天的雨水浇灌,树木生长得渐渐茂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欣赏。

中间四句“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通过描绘松树的清香气息和嫩绿的叶子,展现了松树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诗人感叹山涧里的景色如此美丽,以至于忘记了城里的春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迷恋和陶醉。

尾联“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有时候白天关门休息,松树的影子映照着自己的身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的陪伴和享受。

末联“尽日不寂莫,意中如三人。”整日都没有什么烦心事,感觉就像三个人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忽奉宣室诏,徵为文苑臣。”突然接到征召的命令,被征召为文苑大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活的期待和兴奋。

尾联“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闲暇无事的时候感到惆怅,就像与老朋友分别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友谊的怀念和感伤。

尾联“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如果早知道这里有美丽的景色,就不会犹豫徘徊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珍惜和留恋。

尾联“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后悔当初离开这幽静的环境,让自己落入了喧闹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悔恨之情。

全诗通过对双松的描述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