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尊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樽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

释义:古人都珍惜白天的时间短暂,因此他们常常在夜晚点起蜡烛游玩。更何况这漫长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西楼。又有一位满溢的酒杯放在城楼上,期待着朋友的到来。但是朋友却未能如期而至,我看着月亮和月亮下的自己,不禁感到惆怅和失落。明亮的月光洒向水面,映出了一片白色的烟雾;它照在人的肌肤和发丝上,显得格外凄凉。清澈的月光正像此刻一样,如果不能喝酒消愁,那么忧愁就会随之而来。

译文:古人都珍惜白天的时间短暂,因此他们常常在夜晚点起蜡烛游玩。更何况这漫长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西楼。又有一位满溢的酒杯放在城楼上,期待着朋友的到来。但是朋友却未能如期而至,我看着月亮和月亮下的自己,不禁感到惆怅和失落。明亮的月光洒向水面,映出了一片白色的烟雾;它照在人的肌肤和发丝上,显得格外凄凉。清澈的月光正像此刻一样,如果不能喝酒消愁,那么忧愁就会随之而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离别之情的诗作。通过写景抒发了对远方友人不能及时归来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明月为主题,借明月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古人惜昼短”,点明时间之短,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不能及时归来的遗憾。颔联“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则运用了“置在城上头”这一典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期待之情。最后两句“照水烟波白”和“照人肌发秋”则通过对明月照耀下的自然景象和人的形象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