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注释】

酬赠:赠送。萧殷:即萧殷,南朝宋时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协律:乐官名。

馀杭:今浙江省杭州市,属江南地区。

天寒:天气寒冷。

日高:太阳升起很高了。

江城:指杭州。山寺:山上的寺庙。十一月:农历十二月。

北风:北方吹来的冷风。

客:指诗人自己。

此时:这刻。太守:指刺史。惭愧:感到羞耻。

重衣复衾:又加衣服被子。有馀温:还有余温。

染人与针女:指织工。

吴绵:吴地(今苏州一带)产的细软丝棉。桂布:桂花色的布。

狐腋白似云:形容裘皮像狐狸腋下一样的柔软洁白。

劳将诗书投赠我:你辛苦地给我送来诗作。

大裘:大皮袄。

五考:多次考试。

展覆:展示给人看。杭州人:指杭州的老百姓。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为友人萧殷与殷之妻制作冬衣的故事,赞扬二人的高尚品格。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切感人。

开头四句,诗人以“醉后狂言”开篇,自谦为萧殷二协律而献上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位友人深深的敬意及对友情的重视。

“酒酣耳热”,诗人用“狂言”二字来描述自己的状态,表明自己此刻已经喝得烂醉如泥,完全放松自我。但这种放纵的状态并没有影响他对朋友的尊重和关心,相反,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愿意为了朋友们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值得赞美,也值得我们学习。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萧殷夫妇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表现了他们的清贫和不易。“天寒犹衣葛”说明他们即使在严寒中也穿着葛布,“日高未拂尘”则表明他们即使到了中午也没有时间打扫房间,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清苦生活和节俭的品质。

诗人转而描绘了萧殷夫妇所处环境的恶劣天气,“江城山寺十一月”中的“十一月”指的是冬季,此时正是萧殷夫妇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然而他们却身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温暖和舒适。这种对比更突出了他们的困苦和不易,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深深的同情和关爱。

诗人转向了自己对萧殷夫妇的关心和帮助。“出亦不独裹一身”一句,表明诗人不仅为他们送去了衣物,还亲自给他们送去了食物等生活必需品。这种无私的帮助和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关怀和真挚友情。

“若令在郡得五考”,诗人设想如果萧殷夫妇能在任职期间获得五次晋升的机会,那么他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杭州市民带来福祉和利益。这种美好的愿景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事业的支持和鼓励,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为朋友所做的事情,并表示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感到自豪和满足。“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中的“大裘”指的是他所赠送的皮袄,它宽大温暖,就像春天一样令人心旷神怡。而“若令在郡得五考”则意味着如果他能成功实现这个愿望,那么他也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赢得更大的荣誉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赞美萧殷夫妇的品德和才能,歌颂了友情的美好和崇高,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