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
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
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注释:

  1. 娃宫屧廊寻已倾:指灵岩寺中,曾经热闹的儿童游戏场所已经倾倒。娃宫,指的是孩子们游玩的场所;屧廊,是供孩子们玩耍的长廊。倾,倒下。
  2. 砚池香径又欲平:指原本香满径道的小径,如今却需要铺设石子才能平整。砚池,是古代学子研墨的地方;香径,是充满香气的小路。
  3. 二三月时何草绿:三四月份的时候,那些草本植物都开始生长。二三月,指的是春天的二三月份。
  4. 几百年来空月明:指数百年来,月光一直明亮,但无人欣赏。
  5. 使君虽老颇多思:虽然年岁已高,但心中依然有许多想法。使君,是对官员的尊称。
  6. 携觞领妓处处行:带着酒壶和歌妓四处游玩。携觞,携带酒瓶;领妓,带领女乐。
  7. 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现在忧愁与古恨都已融入音乐之中,一首《凉州词》蕴含着无尽的深情。今愁古恨,指作者的忧愁与古往今来人们的怨恨之情;丝竹,泛指音乐;凉州,唐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一种音乐风格。
  8.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从过去到现在,中间的歌舞音乐早已消失,变得静寂无声。直自,自从;当时,指过去的时光;歌吹,歌唱与吹奏;更无声,指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首联“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描绘了灵岩寺曾经热闹的场景,而今却只剩下破败的景象。这一句通过对比,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颔联“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草地和明月,表达出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事的变迁。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则转向了诗人自己。尽管年岁已高,但诗人心中仍然怀揣着许多想法,他喜欢带着酒壶和歌妓四处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句诗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尾联“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无论是今时的忧愁还是古时的遗憾,都已经融入到了音乐之中,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对灵岩寺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