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刘禹锡白太守的敬意和对其离去的不舍。下面是逐句释义: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意为:官位达到六百石,昔日的贤人就选择离开。)
注释:吏,指低级官吏;六百石,古代官员的俸禄。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意为:我的俸禄达到了两千石,现在我就要回家了。)
注释:秩,指官位;二千石,古代高级官职的俸禄。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意为:我现在的俸禄已经很多了,但回家的时间却感到惭愧。)
注释:秩,指官位;已,形容词后缀;多,形容词;迟,形容词后缀。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意为:在尘土之下终老也比没有好。)
注释:犹,比较之意;胜,动词;尘土下,比喻低贱的地方;终老无休期,永远无法结束。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意为:在床上乞求百日的假期,起来写了五篇诗。)
注释:卧,躺卧;乞,请求;百日告,请求百日的休假;起吟五篇诗,写五首诗。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意为:早上与府里的官员告别,晚上和州里的百姓道别。)
注释:朝,早上;府吏,古代对地方官员的称呼;暮,晚上;州民,州里的人。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意为:去年我来任郡守时,麦子已经成熟,金黄色的麦穗随风摇曳。)
注释:去年,指的是前年;到郡,来到郡城任职;黄,金黄色;离离,形容麦穗随风摇曳的样子。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意为:今年我去郡城上任时,稻田里的稻花已经盛开,白色如雾。)
注释:今年,这一年;去郡,离开郡城上任;日,时间;霏霏,形容稻花盛开的样子。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意为:担任郡守已经有一年了,这半年中遭受旱灾和饥荒。)
注释:为郡已周岁,担任郡守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半岁,半年左右;罹(lí),遭遇;旱饥,旱灾和饥荒。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意为:连内衣裤都穿不成了,连甘棠树都没有一棵。)
注释:襦裤,指衣服;无一片,形容衣物破烂不堪;甘棠,指甘棠树,古代用来制作乐器的木材,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意为:为什么老人和孩子都要流泪告别,离别时泪水都湿透了衣裳。)
注释:乃,竟然;老与幼,老人和孩子都是离别的对象;泣,哭泣;别,离别;尽沾衣,泪水湿透了衣裳。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意为:我因为自己的处境而下台惭愧苏人的泪水,因为自己的处境而上台愧对刘君的离别之辞。)
注释:下惭苏人泪,下指的是自己的下属;苏人,指苏州地区的百姓;上愧刘君辞,上指的是自己的处境;刘君,指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刘禹锡的怀念之情的表达。他在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境遇,表达了对刘禹锡的尊敬和不舍。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困境和感慨,反映出官场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