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 “因君”可能是指诗人与知非的友情或关系。
  • “知非”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概念。
  • “诠较天下事”表示对天下大事进行比较和评论。
  1.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 “第一”和”第二”是诗人认为最好的事情。
  • “莫若禅”和”无如醉”是对这两种状态的评价。
  • 禅宗和醉酒被认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1.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 禅宗可以消除人我之别。
  • 醉酒可以忘记荣辱得失。
  1.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 诗人建议按照顺序谈论这些事情。
  • 他希望诗人在讨论这些事情时多加留意。
  1.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 儒家重视礼仪和法规。
  • 道家注重保养精神和气息。
  1.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 过度强调礼仪会使人变得显眼,而养生需要避免一些禁忌。
  1.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 学习禅宗修行比单纯的饮酒更有深度和意义。
  1.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 形容禅宗的心境像广阔的天空一样空旷,清澈纯净。
  • 比喻禅宗的心境胜过睡眠。
  1.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 去除内心的默默思索,消散无尽的思绪。
  1.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 春天不伤害春天的心情,秋天不感伤秋天的眼泪。
  1.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 通过修行达到真谛的快乐,就像受到佛陀的赏赐一样。
  1.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 既已脱离尘世的烦恼,也应当远离罪恶。
  1.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 除了禅宗之外,饮酒也是一种享受。
  • 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1.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 喝一杯就会忘记一切烦恼,三杯酒可以让人的本性得到满足。
  1.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 形容自己曾经是被人驱逐的臣子、被迫离开家园的寡妇,或是失败的军队的主帅。
  1.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 思考的痛苦如同煎熬,忧虑深如锁链。
  1.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 需要用大量的酒来浇灌,不要吝啬金钱花费。
  • 表示诗人对饮酒的热爱。
  1.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 就像罩在网里的鱼,一旦脱网就能自由飞翔。
  • 比喻经过修行的人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获得自由。
  1.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 即使年纪大了,也要有勇气面对饮酒。
  • 鼓励人们要勇敢地享受生活,不必因为年龄就回避饮酒。
  1.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 如果不想喝酒,那就去学习禅宗吧,两者都是通向解脱的道路。

接下来是诗歌的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知非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和对饮酒的看法。他认为喝酒和修行都是生活中的美好体验,只要用心去感受,都可以带来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最后一句“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意味着无论是饮酒还是修行,最终的目标都是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