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雕何足怪。

秋池四首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雕何足怪。

【注释】

秋池:即池塘。

卉物:植物。

“欲暮”句:《诗·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一之日”、“二之日”是农历的正月和二月。觱发、栗烈都是形容天气寒冷的意思。此指初冬时节天气渐冷。

“未霜”句:《诗经·国风·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其雨膏。”朱熹《诗集传》引郑玄笺:“言自东来,将有雨露之润也。”此指初冬时节的雨水滋润。

“默然”句:意谓默默无言。

“本不”句:意为自己本不是种植松柏一类树木的人,现在却早早地被砍伐,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写池塘上植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因见物伤时而产生的感慨之情。

起句写秋季到来,植物开始凋零。次句说此时正是傍晚时分,而花木却已经衰败。三句说到了傍晚的时候,花朵已经凋谢,荷花也已经败落。这两句写植物由盛而衰的过程。四句说看到这种景象,不禁默默地有所感触,于是可以从这里受到教训,不再像过去那样轻率地从事种植活动。五句写自己本来并不是种植松柏一类树木的人,现在却早早地被砍伐,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不满与愤懑。全诗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