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表示秋季的开始。
- 夕:傍晚时分。
- 梦得:即元稹(公元779-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刘禹锡并称“三杰”。
- 清:清新、凉爽。
- 风扇蒲葵轻:蒲葵树的叶子可以扇风,所以形容微风轻轻吹过。
-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分别的时候,只有听到蝉鸣声;再次相见时,又听到了新的蝉鸣声。
-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这个晚上,清凉的北风起了,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回头一看,发现有鹤在灯下栖息;隔着竹子,可以听到有人在吹笙。
-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晚上喝着茶,吟唱着诗。
-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思念之情遥远如千里之外,长洲是作者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于立秋之夜,元稹因思念友人刘禹锡而写下。全诗以景起兴,由物及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描绘了一幅清晨的荷塘景色。荷叶上覆盖着一层薄露,竹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蒲葵树的叶子轻轻飘动,为这个宁静的早晨增添了一丝生机。
次句“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那时,只有听到蝉鸣声;再次相见时,又听到了新的蝉鸣声。这种声音似乎成为了他们之间情感的纽带,让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描述了这个晚上的凉爽和宁静的氛围。北风轻轻地吹拂着,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这种环境似乎也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
第四句“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诗人回到房间后看到一只鹤在灯光下栖息;隔着竹丛,可以听到有人在吹笙。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生活环境中。
第五句“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诗人在夜晚喝茶,吟唱着诗。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宁静而满足。同时,这也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一种体现。
最后两句“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虽然距离很远,但友情却如同云外的长洲城一样坚固不变。这种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坚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