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诗句原文: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译文:
整夜守到三更天,回家的路遥迢迢。
雪声轻轻落在竹林旁,寒冷的夜晚总是梦见家乡。
清晨的号角替代了残夜的漏声,孤独的灯火在风中摇曳。
这两年在外跟随骠骑将军,奔波劳累到了天涯海角。
关键词解释:
- 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
- 腊夜:除夕之夜。
- 赊:遥远。
- 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 角:号角。
- 分:区分。
- 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沙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又称“漏壶”。
- 骠骑将军:古代官名,即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
- 天涯:形容距离遥远的地方,此处表示旅途的艰辛和劳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将作者在异地的孤独、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描绘了除夕守岁直至深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时间的无奈感慨;接着”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通过雪花和竹林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凄清而遥远的感觉,同时梦中家乡的场景又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安宁。最后两句”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则以破晓的号角和熄灭的灯火作为背景,加深了诗中的孤独与寂寞感。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更深刻地传达了人对家的情感依赖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