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如下: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注释:

  • 柱史:这里指的是王之涣的官职,柱史可能是他的官职名称,或者是他在某个时期担任的重要职务。
  • 西行:向西行进。
  • 咏陟冈:在登高之处吟诵。
  • 柱史今何适:现在的柱史要去哪里?这里的“柱史”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物,而“何适”则是询问他即将前往何方。
  • 也知人惜别:也能理解人们对于离别的珍惜之情。
  • 终美雁成行:最终赞美大雁成群结队飞行的美丽景象。
  • 春雨桃花静:春天的雨水和桃花都显得那么安静。
  • 离尊竹叶香:离开酒杯时,竹子的叶子散发出香气。
  • 到时丞相阁:到时候到了丞相的府邸。
  • 应喜棣华芳:应该会感到喜悦,因为“棣华”是指兄弟关系,而“芳”则意味着美好。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王之涣到达丞相的府邸时,他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与丞相之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感受和对朋友的祝愿。首句“柱史今何适”,通过问句,引出了诗人即将踏上西行的旅程,同时也暗示了这次旅行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也知人惜别”,诗人理解人们对于离别的珍视,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尤为普遍,因为无论是仕途还是生活,离别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然后,“终美雁成行”,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天空中的大雁,赞美它们成群结队飞行的美丽景象,这也是一种对离别的情感寄托。接下来,“春雨桃花静”和“离尊竹叶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春雨和桃花的宁静、离樽中的竹叶散发的香气,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情。最后,“到时丞相阁”,诗人期待着到达丞相的府邸,并希望在那里能够与丞相共享欢乐时光,这种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感受和祝愿,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