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飋如穷边。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证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听杜山人弹胡笳》:琴声中的岁月流转与情感哀愁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杜山人的琴师,他的琴艺高超,如同绿色的琴弦般引人入胜。他不仅是一个琴师,更是一个名字代表了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他们曾经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音乐的艺术,但如今,朋友已经离开了人世,这种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音乐是人们共同的语言,只有通过音乐,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因此,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欣赏他的音乐。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音乐的追求和执着。他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来研究和演奏音乐,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能够将他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更加完美无瑕。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瑟如穷边。这句话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出这首曲目时,整个房间都仿佛被笼罩在一种深沉而悲伤的气氛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寞。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这句话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第二拍的时候,所有的听众都流下了眼泪,就像那些被征召去边疆服役的人一样,他们的眉毛都被泪水湿润了。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出塞入塞的声音时,所有的听众都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那种对于家国情怀的触动和对于战争的无奈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心痛。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这句话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在这个季节里,胡天下的大雪纷飞,大地一片苍凉。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五月却从未有过芳草的生机勃勃。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也暗示着人们在战争中的痛苦和牺牲。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变化宫徵的声音时,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悲伤和喜悦。这是因为音乐所引发的不仅仅是情感共鸣,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选择。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汉月的声音时,所有的听众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们看着明亮的月光,心中却想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那份思乡之情和离别之痛让他们的心如同刀割一般。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这句话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回鹘军占领洛阳的声音时,所有的听众都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们担心家乡的命运和安危,也担忧自己的未来和归宿。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家人的声音时,所有的听众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们想念着自己的家人和亲人,那一份思念之情如同刀割一般,让人难以承受。
杜陵先生证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当这位音乐家弹奏到最后一段时,所有的听众都被深深震撼了。他们惊叹于这位音乐家的音乐才华和技艺,也感叹于音乐所带来的力量和魅力。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真正的音乐之声已经变得稀少和珍贵。如果还有人能够真正懂得和欣赏这美妙的音乐之声,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和鉴赏家。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这句话揭示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喜欢弹奏筝而不欣赏琴的人太多的话那么这首曲子就难以得到真正的传唱和发展下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并且努力传播这份珍贵的艺术。
《听杜山人弹胡笳》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家庭、国家等多重情感的体悟。通过精湛的技艺、深情的演绎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文精神。在聆听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与精神追求,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