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
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题杨克俭池馆

何昌龄笔下雨后春意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 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
  • 描述细雨连绵数月之久,使得门前的蜘蛛网和院子里生长的苔藓显得格外醒目;
  • 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沉淀与自然的恩赐。
  1. 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 再次登上白莲亭眺望远方,却无法得知这美景背后是谁所创造;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共鸣。
  1. 赏析
  •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
  • 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 通过对雨后春意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
  1. 注释
  • 经旬:经过多日或长时间;
  • 雨后:指在下雨之后;
  • 蛛丝:蜘蛛网上的丝;
  • 苔:苔藓;
  • 白莲亭:一座以荷花为主题的亭子;
  • 花木:这里特指白莲亭中的荷花和其他植物,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丽。
  1. 创作背景
  • 唐代诗人何昌龄创作的《题杨克俭池馆》是一首描绘雨后田园景色的七言绝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该诗创作于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当时何昌龄在四川成都一带担任官职,有机会欣赏到当地的美景并写下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