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诗句释义

  1. “异域乡音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最澄上人分别时的情绪,即在异国他乡的分离感。”异域”指的是日本,”乡音”是指家乡的语言或口音,而”别”在这里表示离别。

  2. “观心法性同”:此句强调了通过内心观察和实践可以达到佛性的相同境界。”观心”指的是内心的观察,”法性”指的是佛法的本质或根本法则,”同”表示两者相同或一致。

  3. “来时求半偈”:这句话表明最澄上人在去日本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佛经或教义,并希望将其翻译成半偈(一种佛教文献的形式),可能是为了在日本传播佛法。

  4. “去罢悟真空”:这里的”去罢”可以理解为离开日本之后的意思,而”悟真空”则指的是对佛教中”无我”或”空”的概念有所领悟。”真空”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切现象背后的本源是空无的。

  5. “贝叶翻经疏”:这一句提到的是贝叶经,这是佛教的经典之一,通常由贝壳制成,便于携带和保存。”翻经”意味着翻译或解说经典。

  6. “归程大海东”:这里的”大海东”可能指的是从日本出发返回东方国家的过程,暗示着长途跋涉或是回归之旅。

  7.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回到自己国家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效仿或学习大师的精神风貌。”本国”指的是作者的故乡,”大师风”可能指的是某位大师的风范或风格。

译文

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最澄上人在日本学习和传播佛法的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诗中的关键词包括”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和”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这些词汇和短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