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

【解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春天,在鄂州头陀寺上方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的前三首写景,后一首写僧话。全诗意境幽远、情思缠绵,以“感时叹物寻僧话”收束,意蕴丰富。

第一首,写景。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高寺上方无不见”,高寺即武昌东湖之望山寺。这里指寺院的高耸和周围景色的美丽,都尽收眼底。“天涯行客思迢迢”,天涯,指远离家乡的人,行客,即旅客。行旅之人,漂泊异乡,思念家乡之情十分深厚。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西江即长江,东风,春风,此处借指吹动江面风帆的春风。夏口水名,汉水在夏口入长江。楚塞,指楚国故地。诗人站在鄂州头陀寺的高处,极目远眺,西江上帆樯林立,春风吹拂着船帆,而夏口水口却遥隔千里,楚地风光历历在目。此时此地此景,诗人感慨不已。

第二首,写景。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沙渚”,泛指沙滩上的小洲;“湿网”,沾满泥沙的渔网。诗人看到渔民们满载而归,但渔网却沾满泥沙,显得格外破旧。“桑林”,桑树成林;“空条”,没有桑叶,说明农事已过收获季节。这两句写诗人所见的农村景象。

第三首,抒情。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诗人面对眼前美好的自然景物,想到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不禁感叹不已。于是便到佛寺中找一位和尚谈心。“惟向禅心得寂寥”,“惟”通“唯”。“惟”是副词,意为只有;“唯”是连词,意为只是。“寂寥”,寂寞冷落,这里指心境孤独。

【答案】

鄂州头陀寺上方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