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行三蜀尽,身及一阳生。
赖有残灯火,相依坐到明。

诗中第一句“路行三蜀尽”,描绘了诗人行进在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上,经过了许多地方。这里的“三蜀”指的是四川地区,代表了广阔的地理空间。而“尽”字则表达了一种旅途的结束或旅程的终结感,暗示了诗人即将到达一个目的地或经历某种结束。

第二句“身及一阳生”,则可能是在描述随着旅程的继续,诗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其中“及”表示达到、接触的意思,“一阳”可能指的是冬季过后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复苏。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旅途中的图景:从开始的旅程到结束,再到新生命的开始。

第三句“赖有残灯火,相依坐到明”,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找到一处栖所后的情景。这里“残灯火”意味着旅途中的艰辛或困难,但同时也表明还有光明存在。“相依”表达了相互依赖的情感,而“坐到明”则传达了一种坚持和执着的态度。这一句诗反映了旅途中寻找庇护和希望的过程。

第四句“社后辞巢燕,霜前别蒂蓬”,通过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与情感。在这里,“社后”通常指农历新年之后,而“辞巢燕”可能指的是燕子离开旧巢,象征着离别。“霜前别蒂蓬”则用植物生长周期中的凋零来比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结束。这句诗通过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变迁与无常。

最后一联“愿为蝴蝶梦,飞去觅关中”则是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通过变成蝴蝶的比喻,诗人表达了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飞去觅关中”则暗示了追寻理想之地的决心。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题寺壁二首》不仅是对旅途景象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通过对旅途终点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现象的观察与感悟,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以及未来的深度思索与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