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寄庐山真上人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 解读:这里描述了寻找高僧的过程,强调了禅宗修行的深远意义,即通过禅修可以达到更深的内在境界。
- 赏析:禅宗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悟性,而这种修行往往需要深入的思考和长期的修炼,正如诗中所描绘的“更得禅行去转深”,表示通过修行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 解读: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修行状态。
- 赏析:在自然界中寻找象征性的元素,如“青草湖”中的“五老”和“白云山”上的“双林”,这些自然景观被用来比喻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体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赞赏。
-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 解读:利用自然景物来象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 赏析:月光映照的清澈潭水象征着心灵的清澈和纯净,夜晚的寂静和猿猴的叫声则暗示着在宁静中修行的心能够得到真正的觉醒和证悟。
-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 解读: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 赏析:这里的“谢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禅师慧远,他的故事被用来比喻修行者应当效仿古代高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同时,“烟萝到地几重阴”则形容了修行之路的漫长和艰难,但也是通往智慧和光明的唯一道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修行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通过对诗作的逐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内涵,领略唐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