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深切思念和情感,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环境渲染,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爱情。以下是诗句原文: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接下来是译文:
这位女子原本是舟中的客人,听到江上传来君子的琴声。君子最初被女子的叹息所触动,女子也因君子的心而感动。于是,她取出绣有合欢花图案的被子,与君子共度鸳鸯之交颈。在宴饮中,她担心斟酒太浅,担心坐得太近。侍婢弹奏箜篌,女子歌声婉转。她心中充满了怨恨,庭院中的霜日渐增多。遗憾地想到,昨日的欢乐已不复存在。最终只能结成万里之欢,却只能成为一晚的客人。
注释:
- “妾”指女子。
- “舟中客”指船中的女子。
- “君”指君子。
- “江上琴”指江上的琴声。
- “合欢被”是一种绣有合欢花图案的被子,象征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 “传杯”指宴饮时传递酒杯劝酒的动作。
- “畏浅”表示担忧酒量不够。
- “接膝”形容坐得很近。
- “宛转”形容歌声或曲调婉转而动听。
- “霜渐多”指庭院中的霜日渐增多,暗示季节的变化。
- “惜”表示遗憾或惋惜。
- “昨”指昨天。
- “徒”表示徒劳无功。
李端的《琴曲歌辞·王敬伯歌》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