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适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朝廷的深切关怀。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死去凭谁报(死去后希望有谁可以报告我的消息)
- 注释:表达对死亡的无奈与悲哀,希望死后有人能传达自己的消息或成就。
- 归来始自怜(归来之后才开始感到自己的渺小与不值得怜惜)
- 注释:归国后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微小,可能因战乱而失去了许多东西。
- 犹瞻太白雪(仍然仰望着那片洁白的雪花)
- 注释:形容雪的纯洁无瑕,也比喻政治清明和国家的安定。
- 喜遇武功天(很高兴在武功这个地方遇到春天)
- 注释:武功,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带来生机和希望。
- 影静千官里(皇宫里的影子安静地映照着)
- 注释:影子静止不动,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宁静与秩序。
- 心苏七校前(心中的忧虑消散在这七所大学之前)
- 注释:七校,指长安城内的七所高等学府,如国子监等,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地方,象征着学问和教育。
- 今朝汉社稷(今天的中国国家政权)
- 注释:强调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是国家安定繁荣的象征。
- 新数中兴年(迎来新时代的繁荣年头)
- 注释:意味着经过战乱之后,国家开始步入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
赏析
此诗体现了李适之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注。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稳定及教育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一个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