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注释】
岐阳:今陕西凤翔县南。信:《汉书·高帝纪》:项羽使范增召九江王英布,令发兵背汉而军于垓下。英布曰:“汉军在吾左,越军在吾右,此亦天亡也。”乃以二十万众距战,杀汉军卒十馀万人,后复败走。项羽闻之,喜曰:“诸侯皆叛,独沛公善附人,实可与成大业,此天所以资贤者也。”因封英布为九江王,故称“岐阳信”。
眼穿:形容盼望殷切。当落日: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心死着寒灰:意谓心已死去。着寒灰:犹言心如死灰,即心灰意冷。莲峰:山峰名。望忽开:意谓忽然看见莲花峰开放。所亲:指家人亲友。惊老瘦,辛苦贼中来:意谓家人亲友因自己受尽苦难而惊恐衰老消瘦,又辛苦地从敌人手中逃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诗人在长安被围困期间,怀念家乡和亲人,对前途感到茫然无措,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愤之情的诗作。
首句“西忆岐阳信”,写诗人在长安被围困期间,怀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岐阳是今陕西凤翔县南,是诗人家乡所在的地方。信,指书信。诗人通过书信向家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次句“无人遂却回”,写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感到绝望,没有勇气再继续坚持下去。遂却回:意为放弃抵抗,退回家乡。
第三、四两句“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写诗人因失望而陷入绝望之中,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眼穿:形容盼望殷切。当落日: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著寒灰:意谓心已死去。
末二句“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写诗人在长安被围困期间,仍坚持信念,不屈服于敌人,仍然盼望着胜利的到来。雾树行相引:意谓树木丛生,雾气弥漫,行走在道路上仿佛受到牵引。莲峰望忽开:意谓忽然看到莲花峰开放。莲花峰位于长安东北,是长安城的象征。
全诗以记叙的方式表达诗人在长安被围困期间,怀念家乡和亲人,对前途感到茫然无措,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愤之情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