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注释】

无家:没有家。寒食: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的节日,这天禁火,吃冷食。有泪如金波:流泪如同金色的波涛。斫却:斫,砍;月中桂,月亮里的桂花树,这里指嫦娥。青娥:指仙女,这里指织女星。牛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传说他们一年一度相会一次。秋期:指秋季。渡:渡过。

【译文】

没有家可归,面对寒食节,我流泪如同金色波涛。

砍掉月中桂花,清澈的月光应该会更多。

别离后把红蕊放飞,想象中她(织女)皱起了双眉。

牛郎织女虽然愁思绵绵,但秋季的日期还够渡过银河。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诗。诗人用简炼而含蓄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凄清幽美的图景。开头两句“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点明题意。“无家”,表明自己漂泊在外,没有固定的住所;“寒食”,则暗示自己此时正在清明时节。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透露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接着“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是说,要剪断天上的桂树,让它更加明亮,以照亮思念的人儿。这里的“月中桂”指代远在天边的亲人,“清光”则是指明亮的月光。诗人用“斫”、“清”两字,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是说,要像放飞的红蕊一样,让思念的人儿飘然离去;而思念的人儿,则像蹙眉深思的青蛾一样。这里的“仳离”指分离;“想像”则是想象,即想象对方的样子;“颦”是皱眉的意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歌语言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和美感。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写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全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对比景物的变化,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歌也采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