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名诗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

“清秋望不极”一句是说:在秋天里登高远望,看不到边际;

“迢遰起曾阴”一句是说:远远的天空中升起了一轮明月的光辉;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一句是说:远处的水波和天空一样清澈,一座孤立无援的古城隐藏在浓雾之中;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一句是说:树叶稀疏,秋风更加萧瑟,太阳刚刚落下;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一句是说:一只孤独的白鹤飞回得多么晚啊,乌鸦已经布满树林了。

【答案】

译文:

在秋季时节,登上高高的山巅,目力所及之处看不到边际。远远的天空中升起了一轮明月的光辉。远处的水波和天空一样澄澈,一座孤立无援的古城隐藏在浓雾之中。树叶稀少,秋风更加萧瑟,太阳刚刚落下,一片孤寂的景象。一只孤独的白鹤飞回得多么晚啊,乌鸦已经布满树林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押平韵,格律严谨。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部分,先写远景,后写近景。远景为秋高气爽、月明星稀的夜空,近景为树疏风劲、日斜山幽的山林。写景时运用比喻手法,如将远水比作天上的流云,将孤城比作隐入云雾中的山峦,将落日比作将要沉没的太阳等。写近景时,又巧妙地用“叶稀风更落”“日初沈”两个特写镜头,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抒情部分,诗人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明快流畅,意境开阔苍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