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赏析】

此为游寺怀归之作。首联写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颔联写对江山的热爱,花柳的赞美;颈联写野润沙暄,日色迟暮;尾联写客愁因舍此而减,复何之。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流畅,意境清丽,韵味隽永,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有“语淡而味长”之感。

前两句写自己游览寺庙时的所见所感。“寺忆”,回忆寺中游览的情景;“新游处”,即新游之处。这里指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诗人游览寺庙之后,回到自己的住处,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看到一座古老的庙宇坐落在群山之中,庙前有座古石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之上。那景色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又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她对这位游人的深情。“桥怜再渡时”,是说这座石桥又成为他再次经过的渡口。“怜”,这里是爱怜的意思。这两句诗既写了景物,又写出了游人的感受:既表现了游人在寺庙中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再次来到寺庙的留恋之情。

后两句写对江山的热爱和欣赏。“江山如有待”,意思是江山好像有期待一样,等待着游人前来游玩欣赏。这里的“待”字,不仅表示江山对自己充满期待之情,而且表示江山仿佛具有生命一样。“花柳更无私”。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柳等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竞相开放,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这两句诗以“花柳”作比,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无私”,意思是不自私,不偏私。这里指春天把美好的景象展示给了人们,让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第三联写野润沙暄,日色迟暮。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田野上雾气蒸腾,沙洲上的沙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阳光也迟迟不肯下山,一直照射到大地上。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景物,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末两句写游子客愁因舍此(指寺庙)而减,复何之(指离开寺庙)?这两句诗是说:因为有了寺庙这个美好的归宿,他的客愁也减轻了。既然已经找到了归宿,还有什么可去的地方呢?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依恋之情,又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流畅,意境清丽,韵味隽永,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有“语淡而味长”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