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注释】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多病后:刘彻晚年因感忧郁而患肺痨,身体衰弱。尚:还、尚存,指还活着。卓文君:西汉才女卓王孙之女,汉赋家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白头吟》诗:“十五嫁为妻,二十犹未足,三十生白发,四十失新郎,五十无所依,六十当板舆。”酒肆:酒店。人世:人间。琴台:相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幽会的地方,即今成都市北门附近。日暮云:傍晚的云雾。野花:野草。宝靥:用金玉制成的装饰品。蔓草:蔓延生长的草木。罗裙:用丝织品制成的裙子。归凤求凰:《汉书·武帝纪》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被邛崃山的夜郎王诱去,夜郎王欲献他为妻,相如不肯,夜郎王发怒,杀了他。求凰,是司马相如死后,他的妻妾们哀悼他的词。寥寥:形容稀少。
【译文】
汉武帝刘彻在茂陵晚年得了肺痨病,仍然喜爱卓文君。
他在人间酒肆里饮酒作乐,琴台日暮时分云雾缭绕。
野外的野花上留着女子的饰物,蔓草丛中露出罗裙的踪迹。
他像一只归去的凤凰,寻找不到君王的爱恋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赏析】
《琴台》一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是他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所作。这首诗借古喻今,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首句“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是说,汉武帝刘彻在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患病之后,仍然喜爱卓文君。这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熟悉程度,也表明了他对历史故事的稔熟。“尚”字,表现了刘彻的“病入膏肓”,无法医治,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命的无奈。同时,也说明刘彻尽管已经衰老得“鬓毛萧飒”,仍然“好色不已”。
第二句“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是说,在人间世上,他喜欢喝酒听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刘彻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第三句“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是说,野外的野花上还留有些微香气,那蔓草丛中露出了她的罗裙。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了他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这里,他用“留”和“见”这两个动词来表示他所看到的景象和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
第四句“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是说,他就像一只归去的凤凰,寻求不到君王的爱恋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刘彻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对刘彻生活细节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它又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而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