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石镜》,全诗如下:
蜀王将此镜,
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
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
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
埋轮月宇间。
注释:
- 蜀王:指古蜀国国王或其象征。
- 将此镜:指的是蜀王所赠的一面照人面容的镜子。
- 送死:表示将死者埋葬在山中,暗示了死亡与孤独。
- 置:放置,这里指埋葬。
- 空山:形容荒凉、寂静无人的地方,常用来比喻死亡之地。
- 冥寞:形容寂静、冷清的氛围,常用于描述荒凉之地。
- 怜香骨:形容对死者的同情和敬意,这里的“香”可能是指死者的香气。
- 提携:用手扶持,这里指抚摸死者的面容。
- 玉颜:形容女子的容颜如玉般美丽,这里特指死者的面容。
- 众妃无复叹:其他妃子不再发出叹息声,可能是因为悲痛已极,无力再哭。
- 千骑亦虚还:即使有成千上万的人骑马回来,也显得空洞无物,因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 独有伤心石:只有这块石头还在,因为它见证了这一切。
- 埋轮月宇间:石头被埋在月亮之下的宇宙之中,象征着永恒的孤独和遗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国王送给蜀王一面镜子的故事,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生者面对失去亲人时的悲痛之情。诗人通过对镜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充满了对死亡、孤独和遗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