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从阆中(今四川阆中)带领妻子儿女返回蜀州(今四川成都),在旅途中登山行走。“长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偃风色”指风吹树木摇曳,树梢低垂,风停息下来。“意犹迷”表示心情依旧迷茫,没有完全放松。
- 衫裛翠微润:衣袍沾染了青翠的树叶上的露水而显得湿润。“衫”即衣袍,“裛”是沾湿的意思。
- 马衔青草嘶:马匹因啃食青草而发出嘶鸣声。“马衔”指马嘴里叼着,“嘶”是指马匹的叫声。
- 栈悬斜避石:山路险峻,需要避开突出的岩石。“栈”指的是栈道,“悬”是悬挂的意思,“斜避”表示要避开岩石。
- 桥断却寻溪:桥梁被损坏了,需要寻找另一条溪流。“桥断”指桥梁被破坏或断裂,“却寻”是转而寻找的意思。
- 何日干戈尽: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战争呢?“干戈”是古代的兵器,这里泛指战争。
- 飘飘愧老妻:因为战事连绵,我感到非常惭愧,愧对远在家中的老妻。“飘飘”形容心情不稳定或者不安定。“愧”是感到惭愧或内疚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蜀州的旅途中,面对山川的美景和战乱带来的不安,心情复杂且矛盾。他一方面欣赏自然的美,如长林、翠微、马嘶等,另一方面又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如桥断、却寻溪等。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诗中使用了很多自然景物和动态描写,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