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注释:

山馆:山中的旅馆。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南国的白天常常有浓雾,寒冷的北风吹拂着大地。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道路险峻,行至树梢;身处远方,住宿在云端之上。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山中的鬼魂吹灭了灯火,厨师们也在夜晚时分告别。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听到鸡鸣声便向前方的旅舍打听,乱世中哪里还能寻求安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生活的诗。开头写南方的雾多、天气冷;中间写路途艰险、住宿高远;后面写山鬼吹灯灭、厨人夜阑归,以及诗人的感慨和询问。

首联“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点出时令与气候特点,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北方冬天的景象。“昼多雾”意味着雾气浓厚,遮蔽了阳光;“天正寒”,暗示气温极低,北风凛冽。这样的环境为后续的旅途增添了几分艰难与挑战。

颔联“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处之境的险峻。诗人行走于树枝之上,远离地面,如同置身于云端之上,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这种描绘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突出了旅途的艰难程度。

颈联“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进一步揭示了旅途中的种种艰辛。山中鬼魅的存在增加了旅途的恐惧感,而厨师们在夜晚离去,则暗示了食物供应的困难。这些细节都反映了旅途中的种种不易,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困顿。

尾联“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以诗人的自问自答结尾,表达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和平安宁的追求。诗人在面对乱世之际,不禁发出了对和平年代的向往与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这首诗整体上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恶劣环境下的心境变化。同时,通过对旅途中各种困难的细致描绘,也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