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注释】: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流寓蜀中时所作。诗写自己从阆州带领妻子儿女逃难到蜀中的经过。前四句叙途中之苦。“汨汨”指水流声,形容路途艰难,又“悠悠”指时间长久,十年之中辗转跋涉,历尽艰辛。“南国”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暗指家乡四川。“西川”即今四川成都一带。“不成”是说不能成事,不能建功立业。“水虚照”喻指旅途艰险。“魂伤山寂然”喻指思乡之情郁结于心。后四句抒旅途寂寞的愁苦。“我生”是说自己这一生命。“倚著”有依靠之意,“无倚”则无依傍。“畏途边”即害怕走远路,不敢轻易外出。“畏途”比喻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困苦。
全诗语言质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艰难困苦,反映了当时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安定生活、和平环境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