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诗文的积累以及对诗歌相关知识的了解,这样在答题时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
第一句“军旅西征僻”,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第二句“风尘战伐多”,承上启下,写征战频繁,战事不断。第三句“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承上启下,写战争虽久,但百姓不忘舜帝,歌颂其功德。第四句“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承上启下,写蜀地地势险要难以立足,即使路过也不愿再经过。最后两句“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承接前四句,以景结情,写每天早晨看到巫山之水,遥映着锦江之波。
【答案】
①军旅西征僻:远离家乡,在军中服役。②风尘战伐多:战争频繁,战事不断。③犹闻蜀父老:仍记得当年蜀地百姓的歌声。④天险终难立:险要的地势终究难以立足。⑤柴门岂重过:路过此地也不愿再经过。⑥朝朝巫峡水:每日早晨看到巫山之水。⑦远逗锦江波:遥映着锦江之波。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长安为官时的所作。开头二句写边塞的形势与征战的频繁,表现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苦。三、四两句写出了蜀地人民对舜帝的怀念与歌颂,也表达了他们希望国家安定的愿望。后二句写自己的处境,表示不愿再次经过这里。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