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
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
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
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注】

  1. 双枫浦:指江边有两棵高大茂盛的枫树。
  2. 辍棹青枫浦:停舟于青枫浦,即停船在江边的枫树下。
  3. 双枫:指枫树。
  4. 摧:折断。
  5. 自惊衰谢力:感叹树木衰老无力的生命力。
  6. 栋梁材:栋梁,建筑的骨干部分;材,原指木材,后引申为才能、材料。比喻有用的人才或物品。
  7. 浪足浮纱帽:形容浪花把帽子打湿了。泛指水波荡涤了一切。
  8. 皮须截锦苔:皮毛上的花纹就像锦绣一样鲜艳。形容色彩绚丽。
  9. 江边地有主:江边的这块土地是主人的。
  10. 暂借上天回:暂时借由天地的力量返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枫树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枫树的美丽和力量。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象征意义,构成了一首美妙的诗歌画卷。

首句”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诗人停船于青枫浦,眼前的景象让他想起了曾经枯萎的枫树。这里,”双枫”指的是两棵高大的枫树,它们曾经是这里的主角,但如今已经枯萎不堪。诗人以”已摧”二字,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哀叹。

次句”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诗人感叹着树木的衰老无力,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这里,”衰谢力”和”栋梁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树木的象征,后者是人的象征。诗人用这两个词,巧妙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认同。

第三句”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诗人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色,用”浪足”和”皮须”来形容江水的流动和浪花的拍打。同时,”截锦苔”则形象地描绘了浪花中的色彩斑斓,如同锦绣一般。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末句”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诗人以”江边地有主”结束了对大自然的描述,转而回到了对人的思考。这里,”江边地有主”意味着江边的土地是人类的,人类应该珍惜土地,保护环境。而”暂借上天回”则表示人类应该顺应天意,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首诗通过对枫树和江边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类未来的期许。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画卷,更是一篇深刻的哲理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