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杜甫的《伤秋》是一首描绘深秋时节凄凉景象与诗人漂泊在外孤独疲惫情感的作品。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闲居生活的深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林僻来人少:描述了秋天山林中的偏僻之地人迹罕至,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萧瑟。

  2. 山长去鸟微:描绘了远处山峰连绵,而飞鸟则逐渐稀少的景象,暗示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高秋收画扇:以“高秋”点明时节,同时“收画扇”隐喻了人生的变迁与心灵的寄托。

  4. 久客掩荆扉:表达了长时间在外游历的诗人,此刻归来却感到闭门不出,内心可能有些孤单和无奈。

  5. 懒慢头时栉:反映了诗人因为长途旅行或思乡情绪而变得慵懒散漫,无心打理头发。

  6. 艰难带减围:描述了旅途艰辛使得腰带变细,体现了生活的不易和经济的窘迫。

  7. 将军犹汗马:借用古时将军征战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旧坚持奋斗的精神。

  8. 天子尚戎衣:暗指即使是尊贵如天子也需穿着军装征战沙场,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9. 白蒋风飙脆:以白鹭在秋风中飞翔的灵动形象,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10. 殷柽晓夜稀:描绘了晨曦和夜晚都显得格外稀疏和寂静,增添了几分悲凉和孤独。

《伤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唐代文人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杜甫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代的忧虑,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至今仍值得人们研究和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