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机遇的看法。
首句“蛰龙三冬卧”,意为蛰伏的龙在冬眠了三年之久,这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低谷期或者困境中的状态。
次句“老鹤万里心”,意味着老年的鹤已经飞向万里之外,这表达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意思是说过去的贤能之士,他们还未遇到合适的机会,现在却已经看透了现实。
然后是四句诗:“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智者——嵇康和孔明(诸葛亮)的故事,暗示着只有真正理解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接下来五句“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以垄上的松树为例,说明松树在垄下被埋没时,它仍然坚持自我,等待时机。这象征着那些不被看好的人,依然可以等待时机,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最后两句“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描绘了岁月变迁,霜雪摧残之下,曾经茂盛的树木变成了枯萎的森林。这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命运和机遇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人借由蛰龙、老鹤等自然现象,以及古人的故事,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即只有坚持自我,才能在逆境中成长,等待机遇的到来。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坚持和等待,而不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