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注释与解析: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 庞德公:指三国时代的隐士庞德,以其清高不仕而闻名。
  • 未曾入州府:意指庞德公始终未涉足官场。
  • 襄阳耆旧间:襄阳地区的年长士人之间。
  • 处士节独苦:表示庞德公开朗的志向和坚持的高洁品格。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 济时策:指能够解决当前危机的策略或方法。
  • 罗罟:捕鸟用的网。此句比喻乱世中人们追求名利如捕鸟之网。
  • 畏罗罟:因担心被捕猎,故对世事采取消极态度。
  • 林茂鸟有归:树木茂盛的地方,鸟儿也能找到栖息之所。
  • 水深鱼知聚:水深之处,鱼儿自然聚集。比喻在混乱中仍能找到安身之所。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 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喻示人在动荡时期仍有其生存之道。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 鹿门山: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地。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 焉得取:意为如何可以取得?暗指隐居生活难以为继。
  • 刘表:东汉末年的一位军阀,以荆州牧身份活动。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斗争和权谋的无力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庞德公及其时代背景的描述,揭示了个人志向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林茂鸟有归”与“水深鱼知聚”,表达了即使在乱世中,依然可以找到生存和理想的空间。诗中的“举家依鹿门”则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世界中保持内心平和的愿望。整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志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和文化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