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

陈拾遗故宅

【注释】1 陈拾遗:唐代诗人陈子昂。2. 平昔居:过去住的地方。3. 大屋尚修椽:大屋檐下仍有椽木。4. 惨澹,阴暗的样子。5. 所贵者圣贤:最重要的是贤圣的人。6. 哲匠不比肩:哲人与工匠不可相提并论。7. 名与日月悬:名声高如日月。8. 同游英俊人:一同出游的杰出人才。9. 彦昭超玉价:才华横溢超过玉石价值。10. 郭振起通泉:郭有振作向上的精神。11. 素壁滑,洒翰银钩连:墙壁洁白,挥笔如银钩。12.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如此盛事,只在一时,这座殿堂也非千年。13.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自古以来,都以忠诚正义为准则,留下的诗篇就是见证。【赏析】这是一首吊唁陈子昂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陈子昂故宅旧貌,后四句赞颂陈子昂的人格和才学。

【注释】1. 陈拾遗:唐代诗人陈子昂。2.平昔居:过去住的地方。3.大屋尚修椽:大屋檐下仍有椽木。4.惨澹:指昏暗。5.位下曷足伤:地位卑下不足挂齿。6.所贵者圣贤:最重要的是贤圣的人。7.哲匠不比肩:哲人与工匠不可相提并论。8.公生杨马后:公(陈子昂)生于扬雄、司马相如之后。9.名与日月悬:名声高如日月。10.同游英俊人:一同出游的杰出人才。11.彦昭超玉价:才华横溢超过玉石价值。12.郭振起通泉:郭有振作向上的精神。13.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墙壁洁白,挥笔如银钩。14.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如此盛事,只在一时,这座殿堂也非千年。15.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自古以来,都以忠诚正义为准则,留下的诗篇就是见证。【赏析】这首吊唁诗,从字面上看,是悼念陈子昂,但实际是在借陈子昂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全诗先写陈子昂故宅的旧貌,再写诗人对陈子昂的怀念之情,最后指出诗人要继承陈子昂的理想而奋发图强,表达了作者的抱负。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句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首句点明陈子昂的官职是“拾遗”,说明他的官阶不高;二句则说陈家虽然官阶不高,但却很讲究房屋结构,说明陈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家。这两句写出了陈子昂虽居高位,却不骄不躁,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悠扬荒山日,惨淡故园烟。”三、四句描写陈家所在的环境——荒山野岭,阴云密布,一片萧条景象。这既写出了陈家的贫困处境,又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暗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五、六句紧承上文而来。“位下”是指官位低微,“曷足伤”则是说这点小挫折算不了什么。这里诗人用典表明自己虽官位卑微,却并不以此自傲。“所贵者圣贤”,意思是说真正重要的是要有圣人贤士那样的崇高品德。这一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思想境界。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七、八句是赞扬陈子的才能和人品。“继骚雅”指的是陈子昂继承了屈原、贾谊等人开创的诗歌传统。“哲匠不比肩”是说陈子昂的才华远胜于古代的贤哲之士。这一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昂的崇敬之情。

“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九、十句是对陈子昂一生功业的高度概括。“公生杨马后”指的是陈子昂生于汉代文学家扬雄、司马相如之后,“名与日月悬”则是说陈子昂的名声高如日月一般。这既是对陈子昂一生功绩的高度评价,又是对陈子昂一生品格的肯定。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十一、十二句是说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共同出游,他们大多掌握着国家的大权。这一联既写出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又表现出国家政治的清明和稳定,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无限希望。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十三、十四句是赞扬陈子昂的才智过人,他的文章超过了玉石的价钱,他的品行激励着人们振奋精神,努力向上。“彦昭”是说文采出众;“郭振”是说奋发向上的意思。这一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昂的崇敬之情。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十五、十六句是说至今墙壁还洁白如新,挥笔如同银钩一样。这里的“素壁”是说墙壁光洁,“洒翰”是说挥毫落纸。“银钩”是形容书法工整美观。这一联既是赞美陈子昂的书法之美,也象征着陈子昂留给世人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十七、十八句是说这样的盛事只发生在一时,这座殿堂也不会永远存在。这既是对陈子昂一生事业的评价,也是对陈子昂不朽业绩的歌颂。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十九、二十句是说陈子昂始终坚守忠义之道,留给后世许多珍贵的诗文作品。“终古”是永久之意,“遗编”是指遗留下来的诗篇。这一联是全诗的主题句,也是对陈子昂一生的总结性评价。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句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全诗采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回忆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将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使诗歌既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又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