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谒文公上方
- 诗句:谒(拜访)
- 译文:我前往拜访文公。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 注释:“野寺”指的是郊外寺庙,“乔木”意指高大的树木。
- 赏析:诗人在郊外寺庙中遇到了隐于山林中的僧人,他们或高或低地居住在山林间,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 注释:“石门”指寺院的大门,“绛气”形容天空中红光四溢的景象。
- 赏析:石门在阳光下显得分外醒目,红光照耀之下,寺院显得更加庄严神圣。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 注释:“窈窕”意为深远、幽静,“风磴”是指风中摇曳的台阶。
- 赏析:诗人沿着风中摇曳的台阶进入深处的寺院,只见长芦随风摆动,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 注释:庭院中,一只猛虎悠然躺卧,仿佛成了文公的住所。
- 赏析:猛虎的安静卧姿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与文公的住所相得益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 注释:“烟尘”指城市的烟尘,“阶除”是指台阶。
- 赏析:诗人俯瞰着下方繁华的城市,烟雾缭绕之中,人们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展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 注释:吾师指我的老师,“雨花”是南京著名的景点之一。
- 赏析:诗人的老师不在雨花台附近隐居,而是在别处修行,已经度过了许多年。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 注释:“长者”指年纪大的僧人。
- 赏析:年纪较大的僧人独自布施金钱,生活简朴而平静。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 注释:“大珠”指佛教中的圣物,“玷翳”意为瑕疵和污垢。
- 赏析:珍贵的大珠摆脱了尘埃污垢的困扰,展现出其纯洁无暇的一面。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 注释:“甫”指韩愈自己,“南北人”表示他的籍贯。
- 赏析:作为一个来自南北的人,韩愈却少有耕作之事,可能是因为他已经远离尘世,专心修行。
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 注释:诗酒指的是文人墨客常用的娱乐方式,“簪裾”是指古代男子的服饰。
- 赏析:诗人因沉迷于诗歌和美酒而失去了本心,感到羞愧,认为自己不应该如此沉溺于世俗。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 注释:王侯指权势显赫的贵族,“蝼蚁”是指微小的蚂蚁。
- 赏析:即使是尊贵的王侯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蝼蚁一样微不足道。
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 注释:愿闻第一义指希望了解真正的道理,“回向心地初”是指回到最初的心境。
-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真正道理的追求,希望能够回归到最初、最纯净的心境。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 注释:金篦是一种锋利的工具,可以用来刮净眼中的膜状物。
- 赏析:用金篦刮去眼中的膜状物,意味着去除内心的污垢和杂念,恢复清净之心。
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 注释:“无生”指没有生命的事物,“汲引”是指吸引和引导。
- 赏析:通过去除心中的欲望和执着,人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修行、清静以及内心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