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译文:年轻的薛稷(少保)具有古代的风范,他得之于陕郊的文章。
注释:少保,即指年轻有为的薛稷,他曾在陕州做官,并留下了许多作品。
赏析:诗的第一句,诗人直接点明了少保薛稷的特点,他的艺术风格和成就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译文:遗憾的是功名不顺,只能看见他的书画流传于世。
注释:这里的”功名”指的是政治地位或社会地位,”忤”表示不顺利或不被接受。
赏析: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薛稷才华未被赏识的遗憾之情,他的画作和书法虽然技艺高超,但却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译文:我游览了梓州的东边,那里的遗迹就在涪江边。
注释:梓州是唐代四川的一个州,位于今天的四川绵阳一带。涪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梓州的东边。
赏析:第三句描绘了诗人游览梓州的地点——东边的涪江边。这里可能是薛稷曾经居住或者创作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他的文化遗产。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译文:他的画作收藏在青莲的世界,书法作品则悬挂在金榜之上。
注释:青莲界是指佛教中的莲花世界,象征着纯洁和高尚。金榜是指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的人的名字被写在榜上,以示表彰。
赏析:第四句和第五句分别描述了薛稷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他的画作被珍藏在佛教象征的青莲世界之中,而他的书法则在科举考试中受到赞誉,被挂在了金榜之上。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译文:仰望他的画作时,可以看到他那种自然流畅的姿态,既不崩裂也不扭曲。
注释:垂露姿是指画作中的线条流畅自然,没有任何僵硬或扭曲的痕迹。
赏析:第六句进一步描述了薛稷画作的特点。他的画不仅自然流畅、没有崩裂或扭曲的现象,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译文:画作中有三大块黑色文字,它们像是蛟龙一样蜿蜒盘旋在一起。
注释:郁郁,形容文字数量多、密集的样子。三大字,指的是画作中的文字数量。
赏析:第七句描绘了薛稷画作中的文字部分。这些文字如同蛟龙一般蜿蜒盘旋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译文:他又挥动画笔,创作出西方的变体风格,使得整个画面都仿佛要支撑起房屋的椽子一般。
注释:西方变,指西方的艺术风格或技法。又挥西方变,表示薛稷再次运用西方的风格进行创作。发地扶屋椽,形容画作的力量之大,仿佛能够支撑起整个房屋的椽子。
赏析:第八句和第九句进一步描述了薛稷画作的特点。他的画作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且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感。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译文: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至今颜色尚未填平。
注释:惨澹,形容色彩深沉或暗淡的样子。壁飞动,指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动起来。色未填,表示壁画上的颜色尚未完全填平或覆盖住。
赏析:第十句描述了薛稷画作中的色彩处理。虽然人物形象非常生动逼真,但整体的色调仍然略显暗淡,给人一种神秘而充满想象的空间感。
观薛稷少保书画璧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译文:这样的作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郭熙和薛稷都是卓越的艺术家。
注释:郭熙和薛稷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此行叠壮观,意指他们的艺术成就让人叹为观止。郭薛俱才贤,意为郭熙和薛稷都是杰出的艺术家,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才华。
赏析:第十一句总结了前面的描述,强调了郭熙和薛稷都是卓越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赞美了他们共同的成就和才华。